最近在新加坡举办的加密大会可以说是点燃了全球投资者的热情,尽管行情依旧低迷得像条咸鱼,但会场的热度简直能和火锅店相媲美。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些有趣的发现。
当前市场的真实写照:无聊到让人想睡觉
Glassnode的最新数据和大会上的干货报告描绘了一个相当有意思的画面:现在的加密市场就像周末的图书馆,安静得可怕。具体来说有四点特别值得玩味:
首先,整个市场的流动性萎缩得跟气球放气似的,交易量和波动性都回到了2020年牛市前的水平。记得那时候比特币还在1万美金左右徘徊,谁能想到后来会发生那么多故事。
其次,稳定币的供应量持续下降(USDT这个"异类"除外),这就像是市场门口的ATM机没钱了,新入场的资金寥寥无几。我在想,是不是大家都把钱存银行吃利息去了?毕竟现在5%的无风险收益确实挺香。
最有趣的是那些"钻石手"老玩家,他们手里的比特币就像是传家宝,任价格怎么波动都不为所动。相反,短线交易者现在基本上都在盈亏线上挣扎,大部分人都被套在了高点。这不免让我想起那句老话:"短线是银,长线是金"。
稳定币:市场流动性的"晴雨表"
说到稳定币,这绝对是观察市场资金流向的最佳窗口。自从去年LUNA那个惊天大雷之后,稳定币市场就像是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。虽然年初比特币和以太坊还有资金流入,但8月之后情况急转直下。
给大家算笔账:自2022年3月以来,已经有430亿美元的资金撤出市场,降幅高达26%。有意思的是,USDT反而逆势增长了133亿,而USDC和BUSD则分别减少了167亿和204亿。这就像是一场无声的"稳定币战争",而USDT目前明显占据上风。
链上活动:寂静得能听见针掉地上
记得上半年市场热闹非凡,上海升级、Layer2大战,链上转账就跟春节抢红包似的。但8月之后,链上活动安静得像是放了暑假的大学校园。目前锁定的利润或损失都小得可怜,说明大多数交易的币种都接近成本价。
衍生品市场更是冷清,日交易量降至120亿美元的历史低点。不过有个例外是期权市场,交易量反而大幅增加。这说明什么?可能大家都在用期权这个"金融杠杆"来以小博大,毕竟现在市场钱紧啊!
长期持有者:真正的"币圈原住民"
目前长期持有者的比特币储备达到了惊人的1474万枚的历史新高,而短线交易者的供应量则降至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。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华尔街的老话:"牛市的诞生需要耐心,熊市的结束需要时间"。
现在的市场波动性和交易量都处于历史低位,像极了暴风雨前的宁静。长期持有者依然稳如泰山,而短线玩家则在盈亏线上跳芭蕾。
BitMEX创始人的"印钞机"理论
大会上BitMEX创始人的演讲堪称精彩。他用数据告诉我们:全球债务占GDP的比例从1970年的110%飙升到2022年的360%,而且增速越来越快。这就像是个停不下来的雪球,越滚越大。
他提出了个大胆的观点:当没人愿意购买美国国债时,美联储只能开动印钞机。而历史告诉我们,每当这时,加密市场就会迎来狂欢。这让我想起了2020年3月后的行情,当时美联储的QE直接把比特币从3800美元推到了6万多。
AI+加密货币:下一波浪潮的双引擎
这位大佬还分享了他对未来趋势的观察: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标志性技术,就像2000年的互联网,1929年的无线电。而现在,AI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主角。
他认为加密行业的发展取决于两个因素:法币流动性和科技创新。一面是人口危机和债务问题驱动的货币宽松,一面是AI技术革命,而AI的发展又需要加密货币作为基础设施。这种"双轮驱动"可能会带来超级牛市。
最后他还分享了选币的三个标准:1)必须是在主流交易所上市的;2)从2021年高点下跌超过90%(这条件也太苛刻了吧);3)必须与AI有直接联系。各位不妨按这个思路去淘淘宝,说不定能挖到下个百倍币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