爆资本热凭什么引亿注芯片新贵资这家潮

上海燧原科技今天放了个"大招"——成功拿下20亿元D轮融资。说实话,在这个资本寒冬里能拿到这个量级的融资,着实让人眼前一亮。作为业内人士,我深知这背后意味着什么。豪华投资阵容背后的秘密仔细看看这份投资方名单,简直就是"全明星阵容":上海国际集团领衔,腾讯、美图等科技巨头跟投,还有一众专业投资机构。这种配置可不是随便哪个AI公司都能享受到的待遇。记得五年前燧原刚成立时,业内还对这个做AI芯片的"愣头...

上海燧原科技今天放了个"大招"——成功拿下20亿元D轮融资。说实话,在这个资本寒冬里能拿到这个量级的融资,着实让人眼前一亮。作为业内人士,我深知这背后意味着什么。

豪华投资阵容背后的秘密

仔细看看这份投资方名单,简直就是"全明星阵容":上海国际集团领衔,腾讯、美图等科技巨头跟投,还有一众专业投资机构。这种配置可不是随便哪个AI公司都能享受到的待遇。记得五年前燧原刚成立时,业内还对这个做AI芯片的"愣头青"将信将疑。如今能获得这么多大佬的认可,说明他们在技术实力和商业落地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。

AI芯片赛道的"中国方案"

作为长期关注硬科技的投资人,我特别欣赏燧原的定位:既不做"大而全"的通用芯片,也不做"小而美"的专用芯片,而是瞄准AI训练和推理这个精准赛道。用创始人赵立东的话说,他们要做的是"数字经济的算力底座"。最近ChatGPT带火的AIGC浪潮,恰好证明了他们当初选择的正确性。据说他们研发的紫霄系列芯片,在某些场景下的性价比能达到竞品的两倍以上,这让我想起了当年华为海思的崛起之路。

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艰难跨越

在跟几位投资人交流时,大家最看重的不是燧原的技术指标有多漂亮,而是他们已经实现了三代产品的商业化落地。这一点太重要了!我见过太多芯片公司,PPT做得天花乱坠,Demo跑得风生水起,但就是没法量产。燧原的客户名单里既有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,也有地方政府智算中心,这种"两条腿走路"的策略确实高明。

AIGC时代的算力战争

美图CEO吴欣鸿的发言很有意思,他说燧原的算力方案正在成为美图AIGC战略的"必备要素"。这句话道出了当前AI产业的一个残酷现实:没有自主可控的算力,再好的算法也是空中楼阁。特别是在美国对华芯片禁令的背景下,像燧原这样的本土企业更显珍贵。国方创新王磊说得更直接:"做中国自主可控的AI算力芯片是必然选择"。

写在最后

看着这批中国科技企业的成长,总让我想起十年前的智能手机战场。当年谁能想到,华为、小米这些后来者能改写全球手机格局?今天的AI芯片竞赛或许正在重演这段历史。燧原这轮融资释放的信号很明确:在AIGC这个万亿级赛道上,中国玩家不仅要参与,更要主导。作为见证者,我期待他们能真正实现"成为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算力引擎"的愿景。

(注:本文作者系某创投机构合伙人,长期关注硬科技投资,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)

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,违者必究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