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深度 >>正文

比特币市率迷雾中寻找在利方向场观察

深度65195人已围观

简介周三美联储的利率决策会议结果基本符合市场预期——维持现有利率不变,但戏剧性的是,鲍威尔的"鹰派"表态给市场扔下了一颗烟雾弹。看着比特币价格在27,000美元附近摇摆不定,我不禁想起去年这个时候,同样的利率决策能让加密市场天翻地覆的景象。如今市场似乎已经学会与美联储"共舞"了。美联储的"双重人格"表演这次会议最让人玩味的就是美联储展现出的"双重人格"。一边按兵不动维持利率,一边又暗示年底前可能再加息... ...

比特币市场观察:在利率迷雾中寻找方向

周三美联储的利率决策会议结果基本符合市场预期——维持现有利率不变,但戏剧性的是,鲍威尔的"鹰派"表态给市场扔下了一颗烟雾弹。看着比特币价格在27,000美元附近摇摆不定,我不禁想起去年这个时候,同样的利率决策能让加密市场天翻地覆的景象。如今市场似乎已经学会与美联储"共舞"了。

美联储的"双重人格"表演

这次会议最让人玩味的就是美联储展现出的"双重人格"。一边按兵不动维持利率,一边又暗示年底前可能再加息25个基点。这就像在派对上宣布"今晚不喝酒",却悄悄往口袋里塞了瓶威士忌。19位决策者中有12位支持再加息,这个比例不容小觑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他们对明年降息次数的预期从四次腰斩到两次,这让我想起去年那些预测"2023年必然降息"的专家们现在该有多尴尬。

点阵图就像美联储给市场的一份"心愿单",但历史告诉我们,这些预测往往和实际走势相去甚远。比如2018年底,美联储还信誓旦旦要继续加息,结果三个月后就180度大转弯。这次他们上调经济增长预期至2.1%,倒是显示出难得的乐观,但这种乐观能持续多久?

加密市场的"佛系"反应

最有趣的是比特币这次的反应。仅仅下跌1%?要是在去年,这样的消息起码能让BTC波动5%以上。这说明了两点:一是市场早就消化了这些预期,二是加密资产的独立性正在增强。记得2022年每次FOMC会议都像是一场大考,而现在更像是例行公事。美元指数涨到105,美债收益率创新高,这些往年会让加密投资者坐立不安的指标,现在似乎都成了"背景噪音"。

不过这种"佛系"态度也反映出市场的一个共识:最坏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。通胀从9%降到3%,虽然离2%的目标还有距离,但至少不再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现在的加密市场就像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水手,对普通的风浪已经见怪不怪了。

未来走势:在十字路口徘徊

眼下比特币卡在25,000-28,500美元这个尴尬区间已经好几周了。说实话,这种横盘比剧烈波动更让人揪心。就像等待考试成绩的学生,知道结果迟早要来,但等待的过程最是煎熬。从技术面看,27,000美元这个位置很微妙——低于200日均线,但又不是低得离谱。

最大的变数可能还是来自监管层面。SEC对币安的穷追猛打让人想起当年他们对瑞波的做法。如果真出现最坏情况——币安垮台,那对市场绝对是核弹级的打击。但换个角度看,现货ETF获批的可能性也在增大,一旦成真,机构资金的洪流可能把比特币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
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,比特币就像行走在利率迷雾中的旅人。但有趣的是,与其他资产不同,它似乎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节奏——不再亦步亦趋跟随美联储的指挥棒,而是开始谱写属于自己的乐章。或许这就是市场成熟的标志吧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比特币遭遇通胀冷水澡,12万美元关口能否守住?

    深度

    说真的,最近比特币这个过山车行情看得我心脏病都要犯了。上周还风光无限地冲破12.4万美元大关,转眼就被PPI数据泼了盆冷水,呲溜一下就滑到了11.7万美元附近。这剧情反转得比电视剧还快!通胀数据成了"搅局者"说实话,3.3%的PPI数据确实给了市场当头一棒。那些整天喊着"降息要来了"的分析师们,现在一个个都闭上了嘴。我有个在华尔街做交易员的朋友跟我说,现在交易大厅里都在传:"通胀这个老妖怪又回来了... ...

    深度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NFT与央行数字货币:一场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

    深度

    当万事达卡在澳大利亚参与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后,他们的发现让人眼前一亮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科技发展的观察者,我发现这场实验揭示了NFT与CBDC之间令人惊喜的协同效应。万事达卡团队兴奋地表示:"这简直就是打开了公私部门在数字金融领域合作的新大门。"区块链互操作性:CBDC的新天地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:央行数字货币像变形金刚一样,能够在不同区块链之间自由转换形态。万事达卡的技术人员告诉我们,他们成功实现... ...

    深度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Galxe安全事件:一场本可避免的数字资产灾难

    深度

    说实话,当我看到Galxe遭遇黑客攻击的消息时,第一反应是"又来了"。10月6日那天,一名狡猾的黑客通过伪造身份,竟然轻松突破了Dynadot的安全防线,窃取了Galxe域账户的控制权。这事儿听起来简直就是好莱坞电影情节,但它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们身边。一场价值27万美元的安全闹剧我记得那天看到Galxe用户群里炸开了锅。1120名受害者像热锅上的蚂蚁,他们的资金被重定向到一个看起来一模一样的钓鱼网... ...

    深度

    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