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和以自治真的治世世界算自特币太坊解密界吗

时间:2025-09-15 05:36:32来源:币投时空 作者:问答

最近参加了Token2049大会,在一个关于自治世界(Autonomous World,简称AW)的圆桌讨论上,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:即便是业内顶尖的建设者们,对AW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。这让我想起了0xPARC提出的那个充满诗意的描述:"自治世界有着严格的叙事边界、正式的引入规则,并且不需要特权个人来维持世界的活力。"但说实话,这个概念越讨论越让人觉得像雾里看花。

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?

说实话,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给AW下个权威定义——那简直是给自己挖坑。我更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个讨论的框架,就像在迷雾中点亮几盏路灯。毕竟在这个新兴领域,与其急着贴标签,不如先搞清楚我们在谈论什么。

我的研究方法很简单:首先翻阅了大量文献,包括0xPARC和guiltygyoza的经典文章;然后在Telegram上建了个小群,只邀请真正在AW领域深耕的建设者参与问卷调查。你可能觉得20多人的样本量有点小,但在这种前沿领域,质量比数量重要得多。

有趣的调研结果

调查结果让我很意外。当问到"你认为现在有代表性的AW项目吗?"时,45%的人给了肯定回答。但更有意思的是后续的具体项目认定:超过60%的人认为以太坊最接近AW,而完全链上扑克——这个很多人眼中的全链游戏(FOCG)典范——反而被认为最不像AW。

这种反差让我思考:或许大家对AW的理解存在两个根本分歧。第一,定义本身就因人而异;第二,可能还没有一个项目能完美诠释AW的全部内涵。

FOCG:没那么简单

说到FOCG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"所有东西都在链上的游戏"。但现实要复杂得多——至少前端就不一定非得在链上。核心共识主要有两点:游戏逻辑/规则必须在链上,游戏状态也必须上链。

但争议点也不少:逻辑必须在链上运行,还是只要能被验证就行?要不要包含"自治世界"这样的概念?我记得有位资深开发者说过:"如果一个扑克游戏只是简单地把规则搬上链,它能算真正的FOCG吗?"这个问题很值得玩味。

AW的本质之争

有人认为FOCG和AW就是一回事,但我觉得关键区别在于"世界"这个维度。就像《我的世界》和普通扑克游戏的区别——前者能衍生出无数可能性,后者则相对固定。

这就引出了两个灵魂拷问:比特币是AW吗?以太坊是AW吗?比特币虽然足够加密原生,但它的"世界感"确实单薄;以太坊的可组合性很强,但有人认为它的世界边界太过模糊。

AW的特征图谱

抛开具体项目,我们可以从特征角度来分析。我觉得AW的特性可以分成三个层次:

首先是区块链与生俱来的特质,比如抗审查、去中心化、永久性等;其次是积极利用区块链才能实现的特性,例如自治性、可组合性;最后是AW独有的"世界性"。

广义vs狭义:定义的分歧

AW讨论之所以复杂,很大程度上源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:

立场A像是个包容的大家庭,以太坊这样的项目都能被接纳为AW。但这种宽泛的定义也带来了新的问题——到底哪些特性才是核心?受DAO的启发,我建议给严格符合所有标准的项目一个新名字:"去中心化自治世界"(DAW)。

立场B则像个严格的守门人,只认可完美符合所有标准的项目为AW。按照这个标准,可能现在世界上还没有真正的AW。这种观点虽然严苛,但确实能防止概念被滥用。

未来之路

说实话,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还很多。比如如何在保证不变性的同时实现无需许可的可组合性?为什么目前还没有出现完美的DAW?是技术限制还是其他原因?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。

最后想说,在这个新兴领域,过早下结论可能反而不利于创新。与其纠结定义,不如把精力放在探索可能性上。毕竟在加密世界,最精彩的故事往往诞生于规则的模糊地带。

相关内容